線束作為汽車的神經,每根線束鏈接的地方需要用各種的“插頭”。一個塑料制品,負擔著汽車信息和控制部位的鏈接。通過各種型號的“插頭”將汽車的傳感器、儀表、控制單元緊密的聯系起來,汽車才能被人們操控和駕駛。
“插頭”在汽車行業稱之為接插件或者連接器,市面上連接器的種類大約在一萬種以上。雖然每根線束所需的連接器型號眾多,但數量有限。所以當缺少其中某個型號,線束就無法生產、汽車將無法完成組裝。
國內連接器市場分為美國、德國、日本、韓國四大陣營。作為一個汽車生產制造和消費的大國,一種技術含量不高,選擇范圍又很廣的配件。國產品牌尷尬處境恐怕鮮有人知。
追溯國外連接器廠商的歷史,不難發現進口件和合資汽車悠久的合作關系。也有靠中國市場和合資汽車一起發展壯大的進口連接器廠家。
雖然近幾年來國產汽車銷量的增長,連接器銷量逐步攀升。但是作為汽車消費大國來說,這一點銷量水平遠遠不夠。
為何作為民族工業的汽車行業,卻不能像國外品牌和合資汽車一樣。相互扶持,抱團取暖呢!
回想幾年前的日本地震,交通樞紐都在轉運救災物資。也因為物流環節繁忙,一度造成產品供應短缺。國內各大線束廠紛紛減產、停產,汽車廠商也跟著限產。
相信經歷過此次供應短缺的業內人士,依然會對此事記憶猶新。一個簡單的部件都要受到國外貨源的約束,這是多么大的諷刺。
平穩時期,廠商不放水養魚扶持國內工業。發生供貨危機時才想起國產品牌,未免讓人覺得國內汽車廠商“嫌貧愛富”。
雖然國內企業起步較晚,但是品質已經可以和國際品牌比肩。但因為某些廠商的傲慢,部分國產品牌銷售人員依然進不了廠家的大門。作為在中國境內生產、銷售和行駛的汽車,難道連簡單的塑膠制品都要被指定選擇國外品牌?
一次自然災害,就暴露了汽車生產環節脆弱的一面。國產連接器行業今天發展的困境,汽車廠商們難道你們沒有責任嗎?到底是汽車廠商對國外產品的分過“信任”,還是在打擊自己國家的民族產業?
國內的汽車廠商應多給國產品牌一些機會,把國內產品當做后備軍一樣進行培養,通過國際化的標準和品控來錘煉他們。當有了汽車廠商的高瞻遠矚,中國制造才能遍地開花。
請多給國產品牌一些選擇和機會,讓每輛車的“中國造”越來越多。讓更多的“中國造”走向世界!
業務部胡小姐 人事部姚小姐 采購部吳小姐 |